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

CCMTV APP

登录后可享受
同步多端记录
个性推荐视频
登录
药品名称 适应症 药物分类
甘遂药典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
甘遂药典
【拉丁名称】
RADIXKANSUI药典
【汉语拼音】
GanSui
所属类别

中药材 >> 泻下药 >> 峻下逐水药

古籍出处

《神农本草经》

基原

根——来自《中药材正名词典选用》

主要产地

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四川等地。——来自《新版中国中药数据库选用》

采集

春、秋季采挖,春季在开花前,秋季于地上部分枯萎时挖其根部,放在竹蓝中置水里,加入谷壳,石渣等,用力撞击去外皮,用硫磺熏后晒干即可。——来自《临证用药配伍指南》

炮制

生甘遂除去杂质,洗净,晒干。醋甘遂取净甘遂,照醋炙法(附录ⅡD)炒干。每100kg甘遂,用醋30k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来自《2010药典》本品粉性足,易虫蛀、受潮和生霉,故置于操通风处。霉雨季节前大量可入熏房硫熏。——来自《临证用药配伍指南》

药性

苦,寒;有毒。

归经

归肺、肾、大肠经。——来自《2010药典》

应用

1.配牵牛子,治水肿胀满,胸腹积水。2.配甘草,治水饮内停之症(但甘草量等于或小于甘遂量)。3.配商陆,治各种重症水肿膨胀,二便不利,腹大胀满者。4.配苍术,治肝硬化腹水,肾炎浮肿。5.配茴香,治湿热壅结,疝气偏坠疼痛。6.配红大戟,治胸腔积水。7.配大黄,治水饮与热邪结聚的结胸症。8.配牵牛子、红枣,治腹水胀满,二便不通。9.配大戟、白芥子,治痰饮内伏,咳嗽气促,胸胁作痛等症。10.配大戟、芫花,治渗出性胸膜炎。11.配大黄、芒硝,治水饮与热邪结聚者。12.配大黄、元明粉,治渗出性胸膜炎所致的胸水,急性期兼有实热症状(如潮热,胁痛,便秘,口燥而渴,心烦,属“结胸”症)。13.配芫花、葶苈子、杏仁,治水饮停聚胸胁。14.配大黄、黄芩、青皮,治宿食积聚,腹满胀痛,大便秘结等症。15.配大戟、芫花、大枣,治胸水,腹水。16.配黄芩羊、木香,砂仁,治肝硬化腹水,血吸虫病腹水。17.配人参(或党参)、冬笋尖、黑牵牛、沉香、肉挂,治肝硬化腹水。18.外敷甘遂末于丹田或神厥,内服甘草场,分途进药,治疟疾,小便瘙闭或水饮内停等症。附:单味应用1.单味放入雄猪肾中,外用竹纸包裹,用水沾湿竹纸,以火煨之,煨熟后,把猪肾切成7片,每日服1片,治肾炎水肿。2.单味研末,水调外敷,洽湿热肿毒。——来自《临证用药配伍指南》中药十八反理论认为甘遂反甘草,两药不能同用,但对此点自古至今一直有争议,近代对甘遂配伍甘草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多为对两药合用毒性的观察,而对两药合用后药效的影响报道较少。在两药合用对药效的影响方面,崔氏曾观察了甘遂半夏汤(为甘遂与甘草同方)原方和原方去甘草后对实验性腹水大鼠的利尿作用,证明原方比去甘草方尿量多,效果仍以原方为好。林氏以芫花、甘遂、大戟与甘草等药配伍自制拮抗丸,经动物试验及临床观察均未见毒性增强,并认为在治疗方面奏效快、疗效强,尤其对一些疑难病症能收到较好疗效,故对甘遂反甘草持否定观点[26,27]。在两药合用对毒性的影响方面报道结果不尽一致。胡氏报道,天竺鼠口服甘遂0.115g/500g体重和甘草0.3346g/500g体重混合煎剂观察24h,未见任何异常反应。但增大剂量2~12倍时动物发生严重反应而死亡,死亡的动物解剖时均见胃部特别膨胀[28]。甘遂的无水乙醇提取液毒性很强,但与甘草混合给药时毒性更强。甘遂与甘草混合制取的乙醇浸出液对小鼠的毒性比单味甘遂乙醇浸出物的毒性明显增强,且配伍的甘草越多毒性也越大,如果两者分别醇浸,仅在给药时混合给予,比共浸的毒性小,但仍比单用甘遂时毒性大[29,30]。但甘遂水煎剂与甘草酸混合给药时毒性并不增强。因而认为甘遂的毒性成分溶于乙醇,且两药共浸于乙醇时,其生药成分间发生了变化而使毒性增强。戴氏曾观察甘遂与甘草1:1及1:3混煎剂及分煎剂对小鼠的亚急性毒性,10天、20天、30天病检结果表明,随给药时间的延长,混煎组逐渐出现肝、肾、心脏的器质性病理变化,以1:3组较重,说明配伍毒性与甘草剂量有关[31]。金氏采用甘遂与甘草合煎或分煎后合用,不论灌胃或腹腔给药都显示随甘草配伍剂量的增加,对小鼠的急性毒性逐渐增强,但以1/5LD50剂量与甘草配伍时,对小鼠的亚急性毒性并不增强,说明小剂量的甘草与甘遂配伍并不增强毒性[32]。另外,在动物病理状态下的甘遂反甘草实验研究也有报道。杨氏等采用甘遂与甘草配伍,测定健康小鼠的LD50剂量,急性肝损伤病模小鼠腹腔注射给药后显示出毒性更强,死亡率增高。但王氏观察在家兔急性肝损伤条件下,甘遂与甘草配伍(1:1,1:2,2:1)给药,家兔一般表现、SGPT值、病理及组织学检查均不出现明显的刺激作用和毒性反应,也不会使病情加重或减轻肝[33]。有人将甘草与甘遂配伍后的乙酸乙酯、乙醇、水提取液进行了毒性试验,认为配伍后毒性很大。采用柱色谱、制备性薄层色谱对毒性成分进行了分离,发现甘草、甘遂合用后产生的毒性成分为三种黄酮苷类化合物[34]。从以上结果看甘遂配伍甘草并非绝对禁忌,其毒性的变化与药物的剂型、配伍比例、药物剂量、给药途径、所选用的动物及动物的生理病理状态密切相关,尤其与配伍的甘草剂量的关系密切。——来自《有毒中药》1.甘遂与甘草配伍的研究古代医学认为甘遂与甘草不能配伍应用,属于中药十八反之列,近年来进行过一些动物实验,但实质问题仍未清楚。豚鼠单独应用甘遂煎剂约2g/kg,均无异常反应,但如加服甘草煎剂约6.5g/kg,则部分动物有烦躁不安、呼吸困难、轻度痉挛或抽搐,个别还有死亡者。因此认为二者不能配伍应用。但未有单独应用甘草之对照试验。另有用家兔,单独服用甘草煎剂2.2g/kg,呼吸、心跳、体温、瞳孔、大便等均无异常反应,加用甘遂煎剂6.6g/kg仍无异常反应,未能证明两者不能配伍应用。还有用大鼠实验认为甘遂(E.SieboldianaMorr.etDecne.)与甘草配伍时,如甘草的用量与甘遂相等或少于甘遂时无相反作用,有时可能解除甘遂的副作用,如甘草用量大于甘遂则有相反作用。小鼠腹腔注射甘遂(E.SieboldianaMorr.etDecne.)50%乙醇浸出液(蒸去乙醇),半数致死量为18.459±0.369g/kg,如将甘遂与甘草以1∶0.5、1∶1、1∶3及1∶5之量同上制取浸出液,则半数致死量大为降低,分别为9.967、0.697、0.209、0.132g/kg,可见两者配伍时甘遂的毒性大大增加,而且配伍的甘草愈多,毒性也愈大。如将甘遂与甘草分别酒浸,仅在给药时以1∶3混合,则其毒性比共浸者为小,但仍比单用甘遂时大。2.《本草经集注》:瓜蒂为之使,恶远志,反甘草。3.配甘草:下水去饮,攻破利导之效;配牵牛子:逐水通便;配大黄:泻热逐水散结;配芜花、大戟:攻逐水饮;配白芥子:祛痰逐饮;配朱砂:逐痰定癫;配芒硝:逐水破结。——来自《新版中国中药数据库选用》

功效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咳喘,二便不利,风痰癫痫,痈肿疮毒。——来自《2010药典》

用法用量

0.5~1.5g,炮制后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生用。——来自《2010药典》内服;本品有效成份不溶于水,宜入丸、散,每次0.5~1克。外用:研末调敷,适量。——来自《临证用药配伍指南》一、大陷胸汤大黄、芒硝、甘遂(末),治太阳病,小便不利。(《伤寒论》)二、控涎丹甘遂(粗制)300g,红大戟300g,白芥子300g,将三种中药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米粉或黄米粉240g,调稀糊,用稀糊泛丸,干燥。该方有涤痰逐饮的功效。用于痰涎水饮停于胸隔,胸胁隐痛,咳喘痛甚,痰不易出,瘰疬,痰核等。用温开水或枣汤、米汤送服,一次1~3g,每天1~2次。体虚者慎用,孕妇忌服。(《中国药典》2000年版)三、十枣汤芫花、甘遂、大戟等份,大枣10枚。先煮枣去滓,送服前三药末,体壮者服药末3g,体弱者每服1.5g。或以枣肉为丸,剂量同上。治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其人絷絷汗出,头痛,心下痞鞭满,引胁下痛,千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表解里未和,邪热内蓄,有伏饮者。得快利后,糜粥自养。(《伤寒论》)四、甘遂注射液生甘遂500g,无水乙醇适量。取生甘遂粗粉,用55%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糖浆状。放冷后分次加入无水乙醇,合并提取液,滤过,最后加无水乙醇至1000ml,灌封,80℃30min,灭菌,即得。每支lml,为鲜黄色或深黄色澄明溶液,每lml相当于甘遂500mg。适用于16~26周妊娠的中期引产,常用剂量为0.5~0.6ml,成功率大于99.56%,平均流产时间为28h48min,引产的胎儿均为死胎。引产妇女的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等均未见异常。副作用较轻,仅有恶心、呕吐、寒战或一过性发热。——来自《有毒中药》内服:入丸、散,0.5-1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内服宜用炮制品。——来自《新版中国中药数据库选用》

鉴别用药

暂无

古籍摘要

暂无

化学成分

根含大戟酮,大戟二烯醇,α-大戟醇,表大戟二烯醇,棕榈酸,柠檬酸,草酸,鞣质,树脂,葡萄糖,蔗糖,淀粉,维生素B1和γ-大戟甾醇。——来自《临证用药配伍指南》甘遂主要含有三萜成分[1]。甘遂的化学研究始于助世纪40年代初。1943年日本学者柳田昌一从我国市售甘遂中分离得到大戟酮(euphorbone)。随后,村上信三又分离出γ-大戟醇(r-euphorbo1),分子式为C30H50O,熔点为114~115℃,与大戟二烯醇(eupha-dienol,α-euphol,即α-大戟脑)为同一物质。从甘遂中分离得到的甘遂醇(kanzuio1),分子式为C30H30O,熔点为133.5~134℃,与惕如咖勒醇(trirucallo,得自EuphorbiatirucalliLinn.)为同一物质。此外还分离得α-大戟醇(euphorbol,euphorbadienol,大戟二烯醇),分子式为C31H52O,熔点为125~126℃[2]。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甘遂的毒性成分研究较多。在甘遂根的醇提物中,以有机溶剂常规处理后,用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分析得到13-oxyingenol(13-氧化巨大戟萜醇)和20-deoxyinsenol(20-去氧巨大戟萜醇)的衍生物,均为多氧一萜化合物[3,4]。此类化合物有皮肤刺激和促肿瘤生长作用。甘遂中还含有甘遂萜酯A和甘遂萜酯B(kansuinineA,kansuinineB)[5,6],亦为多氧二萜化合物,是甘遂的两种毒素成分,甘遂萜酯A的分子式为C37H46O15,熔点为218~220℃,其分子中含有五个乙酸酯基和一个苯甲酸酯基,为一种多氧二萜烯。甘遂萜酯B的分子式为C38H42014,熔点为160~162℃,其分子中含有二个乙酸酯基和二个苯甲酸酯基,也是一种多氧二萜烯。甘遂蒲酯A和B具有镇痛作用和抗扭体作用。1991年,采用从甘遂根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二个具有抗白血病的新二萜酯kansuiPhorinA[13-羟基内精醇-3-(2,3-二甲基丁酯)-13-十二(烷)酸盐-20-棕榈酸盐]和kansuiphorinB[6,7-环氧-13-羟基内精醇-3-(2,3)-二甲基丁酯-13-十二(烷)酸盐-20-棕榈酸盐[7]。我国学者从陕西产甘遂中用乙醇提取得大戟二烯醇和大戟二烯酮,证明均为引产有效成分[8,9]甘遂还含有维生素B1(每100g甘遂约含维生素B170μg)、棕桐酸、淀粉、蔗糖、鞣质、柠檬酸、右旋葡萄糖、树脂、草酸等。——来自《有毒中药》根含γ-大戟醇(γ-euphorbol,euphol)又名大戟二烯酸(euphadienol,a-euphol),大戟醇(a-euphorbol,euphorba-dienol,euphorbol),甘遂酸(tirucallol,kanzuiol)又名20-表大戟二烯醇(20-epieuphol),20-去氧巨大戟萜醇(20-deoxyin-genol),20-去氧巨大戟萜醇-3-苯甲酸酯(20-deoxyingenol-3-ben-zoate),20-去氧巨大戟萜醇-5-苯甲酸酯(20-deoxyingenol-5-ben-zoate),巨大戟萜醇(ingenol),巨大戟萜醇-3-(2,4-癸二烯酸酯)-20-乙酸酯[ingenol-3-(2,4-decadienoate)-20-acetate],13-氧化巨大戟萜醇(13-oxyingenol),13-氧化巨大戟萜醇-13-十二酸酯-20-乙酸酯(13-oxyingenol-13-dodecanoate-2o-hexanoate),甘逐萜酯A、B(kansuinineA、B),甘遂大戟萜酯(kansuiphorin)A、B、C、D。Β-香树脂醇乙酸酯(β-amyrinacetate),β-谷甾醇(sitosterol),β-谷甾醇葡萄糖甙(sitosterolglucoside),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24-methylenecycloartanol),1,1-双(2,6-二羟基-3-乙酰基-4-甲氧基苯基)甲烷[1,1-bis(2,6-dihydroxy-3-acetyl-4-metho-xyphenyl)methane]和甲基(2,4-二羟基-3-醛基-6-甲氧基)苯基甲酮[methyl(2,4-dihydroxy-3-formyl-6-methoxy)phenylke-tone]。尚含棕榈酸(palmiticacid),枸橼酸(citricacid),草酸(oxalicacid),鞣质,树脂,葡萄糖(glucose),蔗糖(sucrose),淀粉,维生素B1等。——来自《新版中国中药数据库选用》

不良反应

甘遂的毒性作用较强,连续静脉给药7天,可见心、肝、肾的中毒性组织学改变。甘遂注射液有很强的溶血作用。本品内服过量,其中毒反应为腹痛,剧烈腹泻水样便,呈里急后重感;如服量较多,可出现霍乱样米汤状大便,并有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心悸、血压下降、脱水、呼吸困难、脉搏细弱、体温下降、谵语、发绀等症状;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致死。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资讯

CCMTV用药云助手交流群

CCMTV洞察—药械沟通1群

用药云助手

药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