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

CCMTV APP

登录后可享受
同步多端记录
个性推荐视频
登录
药品名称 适应症 药物分类
京大戟药典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
京大戟药典
【拉丁名称】
RADIXEUPHORBIAEPEKINENSIS药典
【汉语拼音】
JingDaJi
所属类别

中药材 >> 泻下药 >> 峻下逐水药

古籍出处

《神农本草经》

基原

根——来自《中药材正名词典选用》

主要产地

生于山坡林下或路旁。主产江苏;有栽培。

采集

暂无

炮制

京大戟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醋京大戟取净京大戟,照醋煮法(附录ⅡD)煮至醋吸尽。每100kg京大戟,用醋30kg。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来自《2010药典》

药性

苦,寒;有毒。

归经

归肺、脾、肾经。——来自《2010药典》

应用

大戟反甘草,是中药十八反的内容之一。研究发现,大戟与甘草配伍后,使小鼠LD50量减低,表明其毒性较强,为传统配伍禁忌提供了科学依据。但也不是绝对不可配伍,关天增用正交设计的实验方法观察甘草与大戟不同配伍计量比的煎剂给药前后动物的死亡情况,测量给药前后其体重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某配伍剂量时不会产生明显的毒性反应,体重增长正常;而在另一配伍剂量时却能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体重明显降低,甚至死亡。从而提出大戟与甘草之间反与不反在于配伍的用量的观点[9]。有研究表明,甘草、大戟合用后,与同剂量之单味煎剂比较,当二药等量时,镇痛作用次于单味煎剂,当甘草的量大于京大戟时,镇痛作用优于单味煎剂;且两药合用后,对离体蛙心的和家兔离体小肠的抑制作用强于单味煎剂[2]。还有报道甘草配伍大戟可以减弱大戟的利尿和泻下作用[10]。——来自《有毒中药》

功效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咳喘,二便不利,痈肿疮毒,瘰疬痰核。——来自《2010药典》

用法用量

1.5~3g。入几散服,每次1g;内服醋制用。外用适量,生用。——来自《2010药典》十枣汤:大戟、芫花、甘遂各等份、大枣十只。大戟、甘遂、芫花研细末。每服1.5g至3g,清晨空腹时,以大枣十只煮汤,去皮核后,调服。或制成丸剂,每服1.5g至把,清晨空腹吞服。在剧烈泻下后,可服稀粥以和胃养气。功用:攻逐水饮,治悬饮、水肿、腹胀(《伤寒论》)。近代多用于顽固性的严重水肿,胸水、腹水胀满,不得平卧,喘息短气,而体质尚好者。——来自《有毒中药》

鉴别用药

暂无

古籍摘要

暂无

化学成分

根含大戟苷(eunhornin)约0.7%,由大戟苷元(euphornetin)与D-葡萄糖、L-阿拉伯糖结合而成。又含生物碱,大戟色素体(euphorbia)A、B、C,树胶,树脂等。鲜叶含维生素C。孔令义等从大蓟报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羊毛甾醒(1anosterol,I)、3-甲氧基-4-个羟基反式苯丙烯酸正十八醇酯(octadecanyl-3-me-thoxy-4-hydroxy-benzeneacrylate,Ⅱ)、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Ⅲ)、7-羟基香豆素(7-hydroxycoumarin,Ⅳ)、2,2′-二甲氧基-3,3′-二羟基-5,5′-氧-6,6′-联苯二甲酸酐(2,2′-Di-methoxy-3,3′-dihydroxy-5,5′-oxygen-6,6′-biphenylformicanhydride,V)、d-松脂素(d-pinoresinol,Ⅵ)、槲皮素(quercetin,Ⅶ)、3,4-二甲氧基苯甲酸(3,4-dimethoxybenzoicacid,Ⅷ)和3,4-二羟基苯甲酸(3,4-dihydroxybenzoicacid,Ⅸ)。其中Ⅱ和Ⅴ为两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Ⅵ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的木脂素类化合物[1]。——来自《有毒中药》

不良反应

暂无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资讯

CCMTV用药云助手交流群

CCMTV洞察—药械沟通1群

用药云助手

药品群